八月的上海,暑氣未消,秋意漸濃。在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國際會議中心,一場屬于財經精英的盛會如期而至——EMPAcc項目第24期畢業暨第26期開學典禮舉行。這不僅是一場學業的見證,更是一次精神的傳承,一個時代的回響。
廿三載深耕,鑄就財經英才“搖籃”
自2002年創辦以來,EMPAcc項目已走過23個春秋。作為中國內地首個聚焦高級財會人員的專業會計碩士項目,它不僅是中外合作辦學的先行者,更是高端財經人才培養的“試驗田”和“橋頭堡”。23年來,項目累計為黨和國家輸送了1900余名具有國際視野、戰略思維和卓越領導力的高端財經人才。他們中既有大型國企的總會計師,也有民營企業的財務總監,更有跨界金融、創業投資的行業先鋒,成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兩校強強聯手,共育國際化財經領袖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黨委書記張鋒在典禮致辭中強調,EMPAcc項目始終堅守“培養具有頂級財務思維的企業領導者”的使命,致力于服務國家戰略需求。他寄語畢業生:“要把人生價值寫在國家進步的年輪上,將頂級財務思維服務于經濟高質量發展、科技創新與金融安全,在奉獻社會中成就卓越。”張鋒特別指出,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財經人才更需“胸懷大局意識,把穩思想之舵”,深刻理解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個人事業與中國式現代化進程同頻共振。
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院長周林表示:“EMPAcc項目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幫助學員在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中把握方向、提升能力。兩校合作充分整合優質資源,為國家和社會培養財會精英,展現了高度的團結與默契。”
典禮現創新,課堂見真章
典禮上,智能機器人與四屆校友同臺共舞的“快閃”環節,令人耳目一新。這不僅是一場科技與人文的巧妙融合,更是EMPAcc項目與時俱進、創新求變的生動縮影。從《會計數據分析與商業智能》到《區塊鏈技術與加密貨幣》,從《環境、社會和治理 (ESG)及可持續發展會計》到《大數據與基本面量化投資》,項目的課程體系不斷拓展著財經教育的前沿邊界。
上海國家會計學院院長盧文彬強調,EMPAcc項目堅持“理論與實踐深度融合”的培養特色,鼓勵學員“帶問題走進課堂,攜方法回歸崗位”。他表示:“中外合作辦學不是簡單的資源嫁接,而是理念、文化與實踐的有機融合。我們既要吸收國際前沿智慧,也要扎根中國大地,讓學問的根脈融入于中國經濟實踐的沃土。”
學子抒心聲,智匯啟新程
畢業生的感言充滿了對母校的深厚情誼和未來的美好展望。世界銀行集團國際公約履約財務顧問楊志強作為優秀畢業生代表發言,他深情回顧了兩年的學習歷程與收獲:“無數個周末,我們相聚在西郊校園,與名師坐而論道,犧牲休息時間,度過了無數個難忘的夜晚。這段經歷不僅讓我們從‘知道’走向‘懂得’,更讓我們從‘專業人’成長為‘思考者’”。
新生代表、中恒國際租賃有限公司總經理兼黨支部書記何明威則結合個人跨領域發展的經歷,表達了重返校園的期待與決心。擁有近二十年融資租賃行業管理經驗的他坦言,選擇EMPAcc項目是希望為管理者決策“提供強有力支撐”。他倡議全體新生秉持“歸零心態”,放下過往成就,以空杯之心主動協作、知行合一,將理論轉化為企業與社會價值,并引用“獨行快,眾行遠”強調與優秀同行者并肩前行的意義,期待大家“既能腳踏實地深耕專業,也能仰望星空謀劃未來”。
校友情深反哺,傳承溫度與價值
典禮上,校友們的愛心捐贈生動詮釋了項目的深厚凝聚力。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杰出貢獻獎獲得者——EMPAcc項目21期校友姜瑾華,以個人名義捐資百萬,助力學院建設發展;24期畢業生捐贈香樟樹,以樹木生長隱喻“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理念;“宣傳大使”獎項的設立,更將校友推薦機制轉化為項目發展的活水之源:今年錄取新生中,校友推薦比例創歷史新高,生源質量持續提升。這些行動既印證了校友對項目價值的高度認同,更讓校友推薦成為一張張流動的“金字招牌”。
榮譽加冕,邁向國際新舞臺
因在教育教學、學術研究及國際交流等方面的卓越表現,EMPAcc項目從一千多個本科及以上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中脫穎而出,獲選為中外合作辦學聯席委員會2024年度30個優秀項目之一。這一榮譽不僅是對項目20余年精耕的肯定,更是中國財經教育國際化進程的生動見證。項目港方主任吳東輝教授表示:“我們堅持‘融會中國與西方’的使命,既引進世界一流師資,也深耕中國本土實踐,讓學員真正成為連接中外商業文明的橋梁。”
新程已啟,共赴“豹”發之約
典禮尾聲,畢業生接過鐫刻“不做假賬”的校徽——這枚2001年由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題寫的箴言,如今被賦予新的時代內涵:既堅守財務誠信的底線,更致力于價值創造的新高度。新生則收到寓意“外圓內方”的銅錢抱枕,銅錢外圓象征開放包容,內方象征原則堅守,傳遞著項目對學員“在變局中堅守正道,在創新中實現突破”的期許。從24期到26期,旗幟傳遞之間,是使命的接續,更是夢想的啟航。
廿三載風雨兼程,EMPAcc項目以專業堅守回應時代之問,以創新實踐賦能人才成長。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它將繼續以“培養具有頂級財務思維的企業領導者”為己任,為服務國家戰略、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智慧與力量。(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合作項目部 劉榮光)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