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縣域和鄉村地區,宴席不僅是人情往來的重要形式,更是一個價值數千億、仍在快速增長的龐大市場。婚宴、壽宴、滿月酒、喬遷宴、升學宴……一年四季、熱鬧不絕。然而,這片藍海市場卻長期存在標準缺失、資源分散、價格混亂等頑疾。
在四川,一家名為“四川開席啦科技有限公司”的創業公司,正在用一套線上線下融合的數字化解決方案,試圖重塑這一傳統行業。
從行業痛點切入
據行業人士介紹,目前不少鄉宴市場仍依賴熟人介紹,缺少統一的服務標準和價格體系,食材用品采購渠道零散,導致成本高、利潤低。
“這幾年跑了不少縣,我們發現市場需求很旺盛,但缺乏有效的整合和品牌化。”開席啦創始人表示。
四大數字化平臺構建鄉宴智慧生態
開席啦團隊擁有多年鄉宴市場實戰經驗,在模式探索中自主研發了四大核心平臺:
淘席平臺:認證優質廚師、工匠和宴會公司,方便用戶在線查找、對比、預訂服務。
報席鳥平臺:為淘席認證用戶精準分發辦席訂單,打通線上線下客源渠道。
席袋供應鏈平臺:直連源頭廠家,提供餐具、廚具、食材等“一站式”采購,并采用賬期+代發模式,降低合作商資金壓力。
席貓ai:專注于解決鄉宴監管難題!用視覺人工智能核驗鄉宴現場、制作流程是否復合食監標準,并智能化為廚師評分建檔。
這四大平臺相互協作,形成了鄉宴市場的閉環生態,既解決了客戶“找人辦席難”的問題,也幫助商家獲得穩定的訂單與低成本供應。
從試點到全國
在多個縣試點成功后,開席啦正在加速布局。公司計劃通過“城市合伙人”模式,優先在四川省內拓展,并逐步向全國推廣。
據介紹,城市合伙人可在當地獨家運營開席啦平臺,享受品牌、技術、培訓、供應鏈等多方面的支持。成熟市場通常3-6個月即可收回投資。
專家觀點
業內專家認為,鄉宴市場在縣域經濟中占據重要位置,而數字化、品牌化是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誰能率先建立標準化運營體系,誰就有機會在這個萬億藍海中占據領先地位。”
記者手記
在采訪中記者發現,開席啦的模式不僅僅是做一個平臺,更像是在推動整個鄉宴行業的升級換代。從廚師到供應鏈,從接單到服務,全鏈路數字化讓這個傳統行業煥發新生機。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開席啦”這個名字會像人們熟知的快遞、外賣品牌一樣,成為鄉村宴席的代名詞。
相關稿件